您好,欢迎来到中国言实出版社!
首页 > 图书评论

我社动态

一代诗史,千秋诗圣——带你走进杜甫的人生故事(7)
来源:本站   发布时间:2024-02-22   浏览次数:

杜甫有过科举落第、穷苦无依的悲惨遭遇,也有过漫游吴越、皇上亲授的辉煌经历。不论是巅峰还是低谷,这些经历都影响着杜甫的精神世界。


公元759 年,杜甫正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,此时“安史之乱”的烽火已经燃烧了五个年头。在杜甫的笔下,老妪不得不走上战场,新娘不得不送别郎君,少年不得不加入出征的行列。诗人从不同年龄、不同身份的普通百姓出发,亲笔记录着战争的真实面目,亲身感受着国危亡、民离散。《三吏》、《三别》的问世,标志着杜甫的诗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。


那么,杜甫的这些亲眼所见,究竟有多么凄惨?《三吏》、《三别》在古代诗歌史上,到底具有怎样的文化分量呢?


华州任上


有人说,乾元二年是一座大关,在这年以前,杜甫的诗还没有超过唐代其他的诗人;在这年以后,唐代的诗人便很少有超过杜甫的了。这个论断听起来真是觉得敞亮,杜甫的诗歌高度当然不是一步登顶,其中有过一个提速期,来了一把巨大的“反超”、“反转”,这个时间节点被火眼金睛的学者抓住了。乾元二年是哪一年呢?公元 759 年。


从杜甫这辈子来讲,公元 759 年是杜甫最折腾的一年,为啥这么讲?杜甫在这一年间从洛阳回华州,从华州去秦州,从秦州去同谷,从同谷又赴成都,折腾了四回,杜甫的原话是:“一岁四行役”,咱们且不说老杜飞得有多高,咱就说他飞得有多累。


在这“一岁四行役”当中,咱们先来聊聊第一行役,杜甫从洛阳回华州,从省份上说,这是从河南回陕西,所以杜甫是一路向西,具体路线是:洛阳(出发)→新安县→石壕村→潼关→(抵达)华州。


在这个路线图里,大家是不是发现了你们非常熟悉的地名:新安县、石壕村、潼关。那杜甫一路奔走,他看到的主画面是啥呢?途经之处几乎“一盘棋”,处处在备战,处处在征兵。于是,杜甫真实客观地写了下来。过新安,杜甫写下《新安吏》;过石壕村,杜甫写下《石壕吏》;过潼关,杜甫写下《潼关吏》。这组诗在文学史上非常有名,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统称“三吏”。


新安在哪呢?洛阳往西几十里地就到了。就在这儿,杜甫听到一片喧哗,原来县吏正在征兵。一提到征兵场景,咱们都不陌生吧?杜甫曾经描述说:“耶娘妻子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牵衣顿足拦道哭,哭声直上干云霄。”这一惨剧在新安重复上演。可是,杜甫再一看,不对劲啊,在这次即将出征的人群里,全都是一些十几岁的半大孩子,诗人不禁心头一颤,杜甫就向征兵的县吏问话:“新安县虽然是个小县,难道再也没有丁男了吗?”县吏解释说:“这连年征兵,丁男早都征光了,州府昨天晚上下达紧急公文,按照年龄依次往下推,所以,只能靠这些中男来完成指标。”


杜甫把目光重新聚焦到这个“中男”的队伍。他再一打量,这些“中男”里有胖的,有瘦的,杜甫把那些胖孩子叫“肥男”,把那些瘦孩子叫“瘦男”。那些胖孩子呢,他们有妈妈前来送行。可是那些瘦孩子,连个送的人都没有:“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”。大家注意到没有,这个“肥”和“瘦”,虽然老杜这个字眼下得有点俗,但是此处细节我们不可轻易放过:“肥男有母送”,为啥是母亲送,而不是父亲送?这里隐藏了什么信息?假如爸爸在,还用抓孩子吗?所以,父亲要么当兵了,要么阵亡了。“瘦男独伶俜”,瘦小的男孩已经无亲无靠,既瘦骨伶仃,又孤苦伶仃。


大家想,在那样的背景下,妈妈们和孩子告别,这一别,大概率就是生死诀别。所以,我们不难想象,妈妈们捶胸顿足,肝肺欲裂。这个时候天色已近黄昏,“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”!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,青山下,送行的哭声还在回响。青山白水都仿佛呜咽不止。如泣如诉,似真似幻,我觉得,对于这两句诗,纵使铁石之人读罢,都不免惊心动魄。


此时此景,杜甫能做点啥呢?他只能给那些哭泣的人送去安慰,杜甫说:“大伙都别哭了,别哭坏了眼睛,哭坏了身子。哎,大家都把眼泪收起来吧,就算把眼泪哭干,把眼睛哭烂,也终归得不到怜悯,得不到救赎啊。”


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

大家看,到了这个时候,杜甫的悲痛之情层层加深,再层层推进,诗人温暖而又愤慨的一笔,仿佛瞬间就煞住了所有人奔涌的眼泪。


肥男有母送,瘦男独伶俜。白水暮东流,青山犹哭声。

莫自使眼枯,收汝泪纵横。眼枯即见骨,天地终无情!


大家再看,此时的杜甫好比一个战地记者,肥男、瘦男、有母、无母,细细写来,何等心细!泪水滂沱,青山犹哭,眼枯见骨,天地无情,笔笔递进,何等笔力!按照我个人的阅读体验,这首诗写到这里已经挑起全篇的情感波澜,而且意在言外,完全可以停笔了。杜甫的笔没有停。为什么?


在华州时期,杜甫虽然在仕途上屡遭不顺,但仍旧心怀一颗报国之心。可是在时代的洪流中,一个人纵有经天纬地之志 , 却无扭转乾坤之力,杜甫尚且如此,更何况是普通的百姓。面对新安吏的征兵,杜甫的一句“天地终无情”的感叹背后,饱含了他怎样的忧国忧民之思呢?


后续如何,敬请关注中国言实出版社《杜甫这辈子——月是故乡明》图书,百家讲坛讲师、吉林师范大学侯海荣教授带您一同走进杜甫的人生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