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中国言实出版社!
首页 > 图书评论

我社动态

《最后的小麦》 | 著名作家李春雷的一部短篇报告文学精品集
来源:本站   发布时间:2023-04-19   浏览次数:

聚焦时代人物,书写时代之变,展现时代之新

本书是著名作家李春雷的一部短篇报告文学精品集。这些作品均创作于2013年之后。书中有“时代楷模”罗阳、廖俊波、黄文秀、张定宇等人的感人故事,有普通百姓弄潮追梦的真情诉说。这作品从多个方面形象而深刻地记录了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,犹如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卷。特别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,本书收录的文章结构灵妙,语言凝练,字字珠玑,篇篇锦绣,堪为大家欣赏和学习短篇报告文学的佳作。

李春雷,19682月生,河北省成安县人,国家一级作家,系中宣部确定的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人才”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、河北省作协副主席。创作有《钢铁是这样炼成的》《宝山》《摇着轮椅上北大》等40余部长篇报告文学、《木棉花开》《夜宿棚花村》《朋友——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》等200余篇短篇报告文学以及散文集《那一年,我十八岁》,曾获鲁迅文学奖(第三届、第七届)、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徐迟报告文学奖(蝉联三届)等荣誉奖项。

小米与小麦,哪个是中国人的主粮?

当然是小麦。

但这是现在。几十年前的主角,还是小米。自古以来,公职人员的薪酬,曾多以小米支付。

因为,小米是中华民族的“儿子”。在 8000 年前的磁山文化遗址中,就发现了它的碳化物。

小麦,其实是中华民族的“女婿”。虽然在先秦时代就已经“入赘”,但可以肯定的是,直到汉代之后才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。小麦与小米的生长周期完全不同,正好可以在青黄不接时提供救命口粮。但由于磨粉难题的瓶颈,面食的魅力始终没有真正展现。直到近代,随着电力和钢磨时代的到来,人类惊奇地发现,小麦,这个艰涩、生硬的椭圆形微黄色粒状物,竟然可以拥有七十二种变化。如果说雪白的馒头只是初级开发,那元宝形的饺子无论如何也算是一种创造,至于面条、油条、面包、三明治、蛋糕等,则更是欲望的延伸了……

所以,田井安小时候的最大梦想,就是天天能吃白馒头。

但是,时运不济。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,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,田井安每天的主粮,就是红薯、玉米和野菜。

田井安是什么时候开始天天吃上白馒头的?

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之后。

肆无忌惮地吃白馒头,这是以田井安为代表的中国农民的一个划时代里程碑。

那时候,田井安代表中国农民,曾经自豪地认为,终于过上了好日子,

终于实现了几千年的梦想!

但很快,他就发现,自己错了。

…… 

——《最后的小麦》